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
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
宕昌立界村:乡村旅游“热” 特色民宿兴
发布日期: 2023-08-15 11:41:01 来源: 陇南日报

陇南日报记者 马智泉 王 芳肖 红 尚敏贤


(资料图片)

山林郁郁葱葱,湖泊碧绿如玉,田园农家客栈散落其中……走进宕昌县城关镇立界村,虽已入秋,清凉惬意的美丽乡村却处处透着一份“火热”。

坐落于山水间的“三叠湖”客栈,迎来送往,好不热闹。“现在正是旅游旺季,我们客栈的房间一直是爆满状态,很多游客都是提前预订房间。”客栈负责人杨昊刚刚安排好一批旅游团的住宿,又接到游客的咨询电话,忙得不亦乐乎。

立界村位于国家5A级景区官鹅沟内,森林覆盖率高,气候条件优越,旅游资源丰富。近年来,立界村紧盯文旅康养发展目标,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产业,将美丽山水转化为“美丽经济”,为村民带来了致富新机遇。

“今年年初,全县旅游迎来了强力复苏,从五一假日开始,村里接待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。”杨昊告诉记者,近三个月时间,全村42家农家客栈、民宿营业收入达到了800万元左右。

“90后”的杨昊不仅是客栈老板,也是村党支部书记,更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。2014年,回乡创业的他,投身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,为家乡旅游产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
随着乡村旅游的火热,2021年,村里成立了立界村丽林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,当地村民将闲置的农房改造成农家乐,全力发展乡村旅游。目前,村里拥有农家乐、农家客栈43家,设有旅游接待床位1800余张、餐桌200余张,可同时接待1200人就餐住宿,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60多人。

村民吃上了“旅游饭”,杨昊也干出了一番天地,影响村里许多年轻人返乡发展旅游产业。

“现在村里三分之一村民都在从事旅游产业,农家客栈的经营者有许多年轻人,思维灵活,干劲十足,我们也经常交流分享经验。”唐银想2015年返乡创业,经营着一家农家乐,生意十分红火。

漫步于立界村,远眺青山绵延,近看湖波荡漾,一座座具有藏羌风格的农家客栈坐落在青山绿水间,五彩的经幡在屋檐下飞舞,游客们或在山水间拍照留影,或在客栈品茗观景,十分自在惬意。

立界村是典型的藏、汉杂居的民族村落,当地还保留有浓郁的古藏羌民俗风情。“我们在民宿打造中融入了藏羌民俗元素,还尝试推出了当地民族风味的菜肴,并为游客提供精品旅游路线推荐和周边短途游等服务,让单纯的传统农家乐向增强游客多元化体验转变。”杨昊告诉记者,村里充分利用当地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等资源,不断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、新模式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
同时,借助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,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,提升农家乐和农家客栈硬件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,吸引更多的游客住在此,游在此。

“这里风景秀美,气候宜人,特别适合夏日来避暑游玩,我们不光住得舒爽,吃得可口,也玩得开心。”来自成都的游客李继华参加了老年康养团,已经在立界村预定了十天住宿,最近还去了哈达铺、八力草原等周边景区“打卡”。

如今,立界村不仅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地,也成为游客们休闲康养的首选目的地。近两年,立界村每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(次),营业额达420余万元,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.4万元,较2015年增加180%,旅游业已成为立界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。

立界村的“旅游热”,正是宕昌县文旅产业发展的生动见证。近年来,宕昌县坚持把文旅产业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“火车头”,主动把握文旅市场需求,持续深挖“红绿古”特色资源,特别是以官鹅沟国家5A景区和哈达铺红色景区为带动,统筹推进景区与乡村协调共赢发展,着力推动“旅游+”的深度融合模式,打造新业态、呈现新亮点,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,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。

生态优势正在成为富民“底气”,文化资源正在成为旅游“富矿”,旅游热力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“动能”……在宕昌山水村落间,一幅幅着力绘就的乡村文旅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。

责任编辑:郭林玉
关键词:
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
资讯新闻